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冰清玉润

冰清玉润

象冰和玉那样清亮润泽。比喻人品德高尚,操守廉洁。也是“岳丈女婿”的代称,形容翁婿相得。卫玠不仅容貌秀丽,且很有才华,好谈玄理,由于身体虚弱,所以很少与人谈话,但每逢他开口讲话,总是使人家叹服。王澄在当时很有声名,很少有人使他佩服,但听到卫玠谈论,就为之叹息、倾倒。当时的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王澄的字)绝倒。”王澄、王济、王玄三人都有名气,但谁也比不上卫玠,世人都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阶的岳丈乐广也很出众。卫瓘曾称赞他说:“他就象人的镜子,看见他光彩夺目,就象拨开云雾见到青天似的。”所以人们评论他们翁婿两个说:“岳丈如冰一样清亮,女婿象玉般润泽。”

【出典】:

晋书》卷36《卫玠传》1067页:“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例句】:

宋·佚名《宣和画谱》卷一二:“(苏舜钦)貌奇伟,工文章……一时名卿喜与之游,杜衍以女妻之。人谓冰清玉润。” 明·高濂《玉簪记》第三十出:“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


并列 像冰似的晶莹,像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和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明·高濂《玉簪记》:“他是~,怎便肯随波逐尘。”△褒义。比喻品德高尚。→冰清玉洁 玉洁冰清。也作“玉润冰清”。


【典源】《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条注引《卫玠别传》:“ (卫玠)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晋书·卫玠传》:“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今译】 晋代乐广崇尚玄谈,居高位而有声望。卫玠风神秀异,又熟知老庄义理,阐发精妙。卫玠娶乐广之女为妻,裴叔道说:“岳父如冰一样清澈,女婿像玉一样润洁,真是门当户对的秦晋之好啊!”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翁婿俱有声名; 也用为翁婿的美称。

【典形】 冰清、冰玉、卫玉、卫乐、玉洁冰清。

【示例】

〔冰清〕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前许州司马宋公,蕴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

〔冰玉〕 唐·赵嘏《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卫玉〕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郁文条而耀采,藻逸潘花; 晔词锋而衒奇,光浮卫玉。”

〔卫乐〕 宋·苏轼《监试呈诸试官》:“高言追卫乐,篆刻鄙曹沈。”

〔玉洁冰清〕 明 · 汤显祖 《牡丹亭》:“你险把司天台失陷了文星空,把一个有对付的玉洁冰清烈火烘。”


【词语冰清玉润】  成语:冰清玉润汉语词典:冰清玉润

猜你喜欢

  • 死灰复然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死灰,烧余的灰烬。《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亦作“死灰复燃

  • 燕姞

    源见“燕梦征兰”。借指姬妾。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二:“臣朔家原有细君,司香燕姞略知文。”【词语燕姞】   汉语大词典:燕姞

  • 笔如修椽

    同“笔如椽”。金元好问《范宽秦州图》诗:“我知宽也不辨此,渠宁有笔如修椽?”

  • 敲骨吸髓

    《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后以“敲骨吸髓”称残酷地剥削。清冯桂芬《请减苏松太浮粮疏》:“向来暴敛横征之吏,所谓敲骨吸髓者,至此而亦无骨可敲无髓可吸矣。”并列 敲击骨头

  • 谋断

    《新唐书.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 郑众不拜

    《后汉书.郑兴传》附《郑众传》:“众字仲师。……永平初,辞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是时北匈奴遣使求和亲。八年,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众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守闭

  • 丁公被戮

    比喻为臣不忠的下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母弟丁公(固),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竭见高祖。高

  • 率旧

    《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后因以“率旧”谓遵循旧制。《后汉书.张衡传》:“愿陛下思惟所以稽古率旧,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词语率旧】   汉语大词典:率旧

  • 柏乌

    同“柏台乌”。唐丁仙芝《戏赠姚侍御》诗:“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词语柏乌】   汉语大词典:柏乌

  • 一目数行

    同“一目十行”。《西湖二集.商文毅决胜擒满四》:“〔商辂〕后来渐渐长大,读书识字,便出口成章,一目数行,下笔磊磊惊人。”清钮琇《觚賸续编.英豪举动》:“熊公 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