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兔园叟

兔园叟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九“《兔园策》,乃徐庾文体,非鄙朴之谈,但家藏一本,人多贱之。”唐太宗的儿子李恽命僚佐杜嗣先仿照应试科目策问的样式编成问答题集,取汉梁孝王的兔园为名,称为《兔园策》。唐五代时流传民间作为蒙童课本。

《兔园策》一度成为儿童启蒙的课本,因其内容浅近,后用以讥笑学识浅薄的人。也称识字不多,见识浅陋的塾师为“兔园叟”。

清.赵执信《道傍碑》诗:“里社合钱乞作记,兔园老叟颐指挥。”


猜你喜欢

  • 樗里

    源见“樗里多智”。樗里疾的省称。用以指多智的人或出众的智慧。《汉书.王莽传上》:“虽有贲 育不及持刺,虽有樗里不及回知。”宋苏轼《忠懿王赞》:“文武忠懿,堂堂如春。中有樗里,不以示人。”【词语樗里】 

  • 拾人牙慧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殷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野叟曝言》一一八回:“明用故事,却暗翻前局,方不是拾人牙慧。”张天翼《新

  • 床边蚁斗

    同“床前牛蚁”。清蒋士铨《贺新凉.题卢竹圃词本后》词之一:“淋漓醉墨多凭吊,怕听他、床边蚁斗,枕边驴叫。”

  • 牵羊把茅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把茅”表示降服的典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尽顺天

  • 同生共死

    一起生,一起死。形容情谊深厚。亦作“同生同死”。是隋文帝杨坚回顾他与郑译的友谊时所说。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其女为北周宣帝皇后。宣帝死后,杨坚遂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总揽军

  • 牛毛

    比喻极多。《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也!”【词语牛毛】   汉语大词典:牛毛

  • 道林钱

    源见“支遁买山”。指买山归隐的钱。唐刘长卿《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诗:“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 赤社

    源见“分茅列土”。又《史记.三王世家》:“皇帝使御使大夫汤庙立子胥为广陵王。曰:‘於戏!小子胥,受兹赤社……封于南土,世为汉藩辅。’”赤为南方之色。古时封到南方立社建国称“赤社”。后因用为出任南方封疆

  • 声名播斗南

    源见“北斗以南一人”。形容名满天下。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二折:“你道是飞虎将声名播斗南;那厮能淫欲,会贪婪,诚何以堪!”

  • 丝萝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菟丝、女萝均为蔓生,缠绕于草木,不易分开。后因以“丝萝”比喻结为夫妇之典。唐范摅《云溪友议》一:“不念糟糠之情,别倚丝萝之托。”元 柯丹丘《荆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