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见之明

先见之明

能事先洞察事物的敏锐眼力和预见性。《后汉书.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砥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参见“老牛舐犊”条。


偏正 明,眼力。有预见到事物发展的眼力。《后汉书·杨彪传》:“愧无䃅~。”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褒义。常用于称赞人料事如神。→先人之见 未卜先知 ↔事后诸葛亮


解释预先洞察事物的眼力。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金日(mìdī)是西汉武帝时的名臣。他本是匈奴后裔,后来归降汉朝,所以做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深受武帝信任。金日原有两个儿子,很招人喜爱,汉武帝也非常喜欢,拿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开心果。这两个孩子长大后,仍然经常出入皇宫,和武帝嬉戏娱乐。后来,其中的大儿子和宫女在宫殿里有不检点的行为,正好被金日撞见了,金日非常痛恨,就把他杀掉了。

杨修是东汉末期人,非常好学,富有才能,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曹操打下汉中后,既想进军巴蜀,征讨刘备,又想守住汉中,撤回大军,但是进讨一时不能成功,撤军后汉中也难守住。正好军士来问晚上军队的口令,曹操于是说:“就是‘鸡肋’。”其他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会用这个口令。只有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看来曹公已经下了撤军的决心了。”杨修才能出众,又常常能渗透曹操的心思,所以曹操对他非常担心。同时,因为杨修又是仇敌袁术的外甥,曹操担心以后成为祸患,于是后来找机会把他杀掉了。

杨修的父亲杨彪也是汉末名人,曾任要职。后来杨彪见汉朝气数已尽,就假称自己得了脚病,卷曲不能伸展,从而辞官回家。杨修被曹操杀害后。曹操有一次见到杨彪,问他:“您怎么变得这么瘦?”杨彪说:“我自愧没有金日那样的先见之明,我想念儿子,还怀有老牛舐犊一样的深情。”曹操听了这话,不由得改变了自己的面色。

例句

这事竟在他意料之中,他真有先见之明。


【词语先见之明】  成语:先见之明汉语词典:先见之明

猜你喜欢

  • 丽人天

    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后因以“丽人天”指美好宜人的天气。明 恒轩老人《赏花时.春怨》套曲:“明媚景,丽人天,轻风似剪,极目草芊芊。”【词语丽人天】   汉语大词典:丽人

  • 高下其手

    同“上下其手”。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院虞候以衙校为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西寇参军,以进士、‘九经’及第人充之。”述宾 玩弄手段,通同作弊。语出宋·胡继宗《书

  • 向月窥囊

    源见“月下老人”。指天定姻缘。《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宁期向月窥囊,讵料看花遇倾国。”

  • 红叶字

    同“红叶诗”。宋晁端礼《蓦山溪》词之二:“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曾仗东风寄。”

  • 东山再起

    出东山而被起用。原比喻隐居后再次出来任职。现多比喻失势后再起。谢安(事迹见“高卧东山”条)辞官后隐居于东山,直到四十多岁。其弟谢万任西中郎将,掌握各地军队大权,但声望不如谢安高,后被罢免,谢安因而始有

  • 抟扶摇羊角

    同“抟翼万里”。清黄遵宪《庚午中秋夜始识罗少珊于矮屋中遂偕诗五共登明远楼看月》诗:“要抟扶摇羊角直上九万里,埋头破屋心非甘。”

  • 鹍鹏化北溟

    同“鲲化”。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先大夫〕又曰:‘只怜燕市人如旧,未见鹍鹏化北溟。’谓是岁壬甫兄应兆试未售也。”

  • 竹马之好

    晋.张华《博物志》(佚文):“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据《锦绣万花谷》卷十六引)《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

  • 谈天邹

    同“谈天邹衍”。清赵执信《上元日微阴夕泊惠州》诗:“连浮大白纵鲸吸,怪语顿发谈天邹。”

  • 扫迹

    源见“闭门却扫”。扫去车轮轨迹。表示谢绝宾客。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亦指绝迹。宋陆游《山园杂咏》之三:“俗客年来真扫迹,清樽日暮独忘归。”【词语扫迹】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