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种玉”。借指通婚。清 黄鷟来《无题》诗:“袖积灵芸当日泪,玉持雍伯异时镵。”
《后汉书.寇恂传》:“即日车驾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东汉时,寇恂为颍川太守,兴办学校,教化百姓,郡政得到治理,
同“狗监揄扬”。宋方岳《旅思》诗:“无诗传与鸡林去,有赋羞令狗监知。”
源见“薪槱”。喻贤材众多。《梁书.裴子野传》:“伏惟皇家淳耀,多士盈庭。官人迈乎有妫,棫朴越于姬氏。”严复《救亡决论》:“棫朴丛生,人文盛极。”【词语棫朴】 汉语大词典:棫朴
同“文不加点”。清叶方蔼《撰西樵考功志文毕寄阮亭户部》诗:“敢云下笔不加点,差喜临文无愧辞。”
《后汉书.应奉传》唐.李贤注引:“谢承书曰:‘……造车匠于内开扇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应奉记忆力很好,有个车匠曾在门中露半面看他,几十年后,在路上见到那个车匠,应奉还认
源见“丰城剑气”。谓宝物失去。喻生离死别。北周庾信《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未有龙飞剑匣,鹤别琴台,莫不衔怨而心悲,闻猿而下泪。”
《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后因以“不系舟”比喻自由而无所牵挂。唐白居易《适意》诗之一:“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指仗义持正的心情流露在脸上。公元前710年,宋国大夫华父督擅自杀死了大夫孔父并夺其妻室,据为己有。宋殇公很生气。华父督便一不作,二不休,又杀死了宋殇公。公羊高在评论华父督先杀孔父而后再杀宋殇公的原因时
源见“南柯梦”。比喻进入美妙的境界。多寓富贵虚幻无常之意。宋黄庭坚《题槐安阁》诗:“功成事遂人间世,欲梦槐安到此游。”金刘瞻《子文致君九日用安字韵聊亦同赋》:“旅食京华秋又残,旧游真似梦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