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倾耳注目

倾耳注目

聚精会神地听,目不转睛地看,多用以表示敬畏。曹植(事迹见“下笔成章”条)因才华出众而为太子曹丕所忌。及曹丕即位,诛杀曹植同党,徙曹植于雍丘,又适东阿,并禁其和诸王亲戚来往。曹植悲愤交加,上疏曹丕说:“能使天下人为之倾耳注目的是那些当权者,他们能以权谋操纵君主、慑服众人。豪右执政,职权必会落入他人之手。拥有权势,即使关系疏远的人也会被重视;没有权势,即使是亲戚也必然会被轻视。大概这就是田氏代齐,赵氏、魏氏分割晋国的原因,希望陛下明察。如今陛下亲近异姓,而疏远宗族,我总是私下对此感到困惑。”

【出典】: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卷19第574页:“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

【例句】:

唐·元稹《论教本书》:“今陛下以上圣之资肇临海内,是天下之人倾耳注目之日也。”


并列 侧着耳朵听,专注地看。《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多用来衬托说话人的威势,而不是形容听话人本身。也作“倾耳拭目”、“倾耳侧目”。


【词语倾耳注目】  成语:倾耳注目汉语词典:倾耳注目

猜你喜欢

  • 金乌三跖

    源见“三足乌”。指三足乌。借指太阳。明李东阳《沧海谣寿秦廷贽秋官母》:“东乃扶桑出日之所在,金乌三跖浴影乎其中。”

  • 隍中蕉叶

    源见“蕉鹿梦”。喻指虚幻。明张煌言《鹿走勿逐自复戏成》诗:“隍中蕉叶原非梦,为待仙人来毂随。”

  • 玉尺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试以较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皆觉短一黍,于是服阮神识。”后因以“玉尺”借指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唐李白《上清宝鼎诗》

  • 铜琶大江

    源见“铁板铜琶”。借指豪放激越的吟唱。清姚燮《醉太平.题蒋莲帆赤壁秋泛图》词:“风高夜凉,月昏斗黄,有人舞袖低昂,唱铜琶大江。”

  •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后以“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比喻为人精明过头,见小而不见大。其他 目光敏锐,可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却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但

  • 著述等身

    著述极多,加起来有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丰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亦作“著作等身”。黄侃《文字音韵

  • 醉倒山翁

    同“醉倒山公”。宋周邦彦《齐天乐.秋思》词:“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 舐痔车来

    同“舐痔结驷”。宋黄庭坚《次韵谢外舅》:“舐痔以车来,探珠遭龙睡。”

  • 鬼蜮含沙

    同“鬼蜮伎俩”。《花月痕》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萦愁绪以回肠,蔓牵瓜落;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 鞠育

    源见“顾复”。抚养,养育。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严考殒没,我在齿年。母氏鞠育,载矜载怜。”【词语鞠育】   汉语大词典:鞠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