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借贼兵,赍盗粮

借贼兵,赍盗粮

兵:兵器。赍( ㄐㄧ jī ):以物送人。 借给盗贼兵器,送给盗贼粮食。 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贼,亦作“寇”。赍,亦作“资”。语出《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其以伐楚面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赍盗粮者也。”《文选.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也。”唐.皎然《诗式.重意诗例》:“畴昔国朝协律郎吴竞与越僧元监集秀句,二子天机素少,选又不精,多采浮浅之言,以诱蒙俗,何异借贼兵而资盗粮?无益于诗教矣。”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黄佩豹两至西藏及诸番部,金银之富,无与伦比。设若强邻内侵,枭雄窃据,其为借寇兵,赍盗粮,害有不堪设想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二回:“独有民德一桩最难养成,倘若无民德,亦无从发达完满,就使有智,亦不过借寇兵,赍盗粮。”


见“赍盗粮,借贼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者也。”


【词语借贼兵,赍盗粮】  成语:借贼兵,赍盗粮汉语词典:借贼兵,赍盗粮

猜你喜欢

  • 器识

    指人的器度及识见。《新唐书.裴行俭传》:“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致远:造诣。意思是先要靠器识,然后才是文学和技艺。【词语器识】   汉语大词典:器识

  • 兰摧玉折

    芳兰摧折,美玉粉碎,比喻贤才的夭折。《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毛伯成:毛玄,字伯成,东晋人,官征西行军参军。并列 香兰被摧残,美玉被折断。比喻贤人

  • 竹弃柯亭

    源见“柯亭笛”。比喻良才不得其用。唐顾云《上翰林刘侍郎启》:“以为蔡中郎之未顾,则竹弃柯亭;张司空之见知,则剑辞圜室。”

  • 僭滥

    《诗.商颂.殷武》:“不僭不滥,不敢怠遑。”毛传:“赏不僭,刑不滥也。”后因以“僭滥”谓赏罚失当,过而无度。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明检齐以杜僭滥,详直枉以违晦吝。”【词语僭滥】   汉语大词典:僭

  • 洛下仙舟

    同“李郭舟”。明张煌言《寄怀徐闇公年丈》诗:“洛下仙舟不可寻,长因秋水忆横襟。”

  • 左萦右拂

    《史记.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这是楚人对楚顷襄王说的一话,意思是说对付泗上十二诸侯只须左边牵绊,右边拂拭,一下就降伏了。后以“左萦右拂”比喻战胜对手轻而易举,干净

  • 和一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书.咸有一德》:“其难其慎,惟和惟一。”《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敬贤任才,使之尽力,有踰成康。故国内和一,大小戮力。”【词语和一】   汉语大词典:和一

  • 使鹤

    源见“乘轩鹤”。原谓卫懿公重鹤而轻人,后因用“使鹤”比喻统治者不重视人才,有本领的人不得其用。林百举《悲愤》诗:“士叹屠龙空有技,君当使鹤实无力。”【词语使鹤】   汉语大词典:使鹤

  • 云鸡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仙道飞升之鸡。南朝 梁江淹《悼室人》诗之七:“庭鹤哀以立,云鸡肃且寒。”胡之骥注:“《论衡》曰:淮南王得道,犬吠天上,鸡鸣云中。”【词语云鸡】   汉语大词典:云鸡

  • 摧枯拉朽

    原作摧枯折腐。形容对方或某种事物已很腐败,极易摧毁。王莽末,上谷太守耿况遣子耿弇为使投降更始政权。南下途中,适逢王郎诈称成帝子刘子舆,起兵邯郸。耿弇随从人员以为刘子舆为汉室正统,欲就近投之。耿弇反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