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箧中书”。指诽谤之辞。明陈子龙《送曾宪长霖寰年丈》诗:“季布一言何易罢,乐羊两箧有谁收?”
源见“刈蓍遗簪”。谓留恋故物。宋惠洪《跋山谷字》之一:“鲁女有遗荆钗而泣者,路人笑之曰:‘以荆为钗易办,女乃泣何也?’女以手掠发曰:‘非以其难致也,以其故旧耳。’予所以玩之者,实钟鲁女泣荆之情。”【词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孔颖达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于前更无馀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于始也。”后因以“履端”指正
《吕氏春秋》卷十一《忠廉》:“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
同“漂母饭”。明 邵璨《香囊记.酬恩》:“漂母拯饥,曾以千金之报;翳桑饿士,犹怀箪食之恩。”
宋代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此君:指竹。自注云:“昔有客,言志,或愿
古代音乐理论,常以十二音律与十二月相配,称“月律”。《后汉书.孝顺帝纪》:“作乐器,随月律。”李贤注:“子为黄钟,律长九寸,声有轻重长短,度量皆出黄钟。随月律,谓《月令》正月律中太簇,二月律中夹钟,三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此是《风雨》诗首章,意思是:风凄凄,雨凄凄,鸡鸣喈喈叫不停。终于见到了君子人,怎能叫人不开心。后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岭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头将飞一日前,颈有痕,匝项如红缕,妻子遂看守之。其人及夜,状如病,头忽生翼,脱身而去。乃於岸泥寻蟹蚓之类食之,将晓飞还。如梦觉,其
同“沧海桑田”。北周庾信《思旧铭》:“海浅蓬莱,鱼鳖与蛟龙共尽。”此指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