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伐毛洗髓

伐毛洗髓

宋.李昉《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载:朔以元封中;游鸿濛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此乃神话故事。仙人黄翁对东方朔说:“(我)三千岁一返骨洗髓,二千岁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后用“伐毛洗髓”比喻涤除身心的尘垢污秽,即洗心革面。

清.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滁。”


并列 削去旧的毛发,洗去旧的骨髓。比喻脱胎换骨,成仙得道。也比喻涤除垢秽。语本《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东方朔游鸿蒙之泽,有黄翁,告朔曰:‘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岁,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清·黄景仁《浴汤泉》:“我来正值春雨后,桃花浅涨方萦纡;~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褒义。多用于描写除旧布新、事物有重大改变方面。→脱胎换骨 伐毛换髓。也作“洗髓伐毛”。


【词语伐毛洗髓】  成语:伐毛洗髓汉语词典:伐毛洗髓

猜你喜欢

  • 点龙睛

    同“点睛”。李光《河山四律》之二:“囊本无金收骏骨,橐犹有笔点龙睛。”

  • 堂中鸣琴

    同“堂上鸣琴”。明高启《南州野人为吴邑曾令赋》诗:“共问野人竟谁是,堂中鸣琴贤大夫。”

  • 市门翁

    源见“吴市隐”。称弃官遁隐的高士。宋刘敞《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诗:“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词语市门翁】   汉语大词典:市门翁

  • 平子赋归田

    同“平子归田”。唐薛逢《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诗:“未学苏秦荣佩印,却思平子赋《归田》。”

  • 海水成尘

    同“沧海桑田”。北周庾信《仙山》诗之二:“蓬莱暂近别,海水遂成尘。”

  • 陆绩怀桔

    借指孝顺双亲。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 ‘陆绩怀桔’ 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桔乎?’ 我便跪答云: ‘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 参见:○陆绩桔

  • 小人徇财

    小人为财而牺牲。《庄子.盗跖》:“小人徇财,君子徇名。”

  • 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礼记》中,强调兄弟出行应该象大雁飞行时那样有次序。后遂用为咏兄弟之典。唐.皇甫冉《送从弟预贬远州》诗:“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词语雁行】

  • 双柑

    同“双柑斗酒”。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看秦川吴苑花正妍,奚囊羯鼓随伴。挈双柑往听莺传,诗肠鼓吹如劝。”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三窟休营兔,双柑往听鹂。”【词语双柑】   汉语大词典:双

  • 赤松家

    源见“赤松子”。泛指修道者的住处。唐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