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源见“相濡以沫”。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味互相湿润,比喻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帮助。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偏正 濡,沾湿,润泽。用唾沫互相湿润。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陆星儿《达紫香悄悄地开了》:“这几年,再也没有了那时的艰苦,也就没有了在共度艰苦中~的和乐。”△褒义。用于人际关系,双方多为至亲至爱者。→相濡以沫 濡沫涸辙


【典源】《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u) 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今译】 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吐着唾沫,用唾沫相互湿润,这也不如在江湖中谁也不管谁地生活。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在危难困境中互相救助; 也以“江海相忘”等指互相分离。

【典形】 涸溜、湖海相忘、惠沫、江海相忘、聚沫、沫相濡、濡沫、濡呴,相濡沫、相儒相呴、相忘鳞、呴沫、以沫相濡、鱼吹沫、鱼沫、相忘渺淮海、江湖鱼有沫、相忘江湖、江湖相忘、贷沫鳞、煦沫鳞。

【示例】

〔涸溜〕 唐·元稹《三月三十日程氏馆》:“涸溜沾濡沫,余光照死灰。”

〔湖海相忘〕 宋·陈师道《寄都下故人示三子安》:“湖海相忘日自疏,经年不作一行书。”

〔惠沫〕 宋·黄庭坚《黄颍州挽词》之一:“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

〔江海相忘〕 宋·苏轼《送穆岳州》:“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公松柏蔚苍颜。”

〔聚沫〕 宋·苏轼《和陶还旧居》:“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

〔沫相濡〕 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共矜名已泰,谁肯沫相濡。”

〔濡沫〕 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濡沫情虽密,登门志已辽。”

〔濡呴〕 清·王鹏运《浪淘沙》:“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岁寒濡 慰劳生。”

〔相濡相呴〕 金·元好问《女儿山避兵送李长源》:“相濡相呴尚可活,轹釜何曾厌求索。”

〔相忘鳞〕 清·李颙《经涡路作》:“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

〔呴沫〕 唐·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寂寞相呴沫,浩荡报恩珠。”

〔以洙相濡〕 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

〔鱼吹沫〕 宋·黄庭坚《次韵道辅双岭见寄》:“生涯鱼吹沫,文彩豹藏雾。”

〔鱼沫〕 宋·范成大 《喜沈叔晦至》:“江湖几鱼沫,风雨一鸡鸣。”


【词语以沫相濡】  成语:以沫相濡汉语词典:以沫相濡

猜你喜欢

  • 孤掌难鸣

    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不能成事。韩非子认为,君主如要“立功成名”,需要具备天时、人心、技能、势位等四个条件。在这四个条件中,势位最为重要。一个君主的为难之处在于说话没人听。所以说,一个手拍来拍去,即使再

  • 灯盏

    《旧唐书.杨绾传》:“绾生聪惠,年四岁,处群从之中,敏识过人。尝夜宴亲宾,各举坐中物以四声呼之,诸宾未言,绾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众咸异之。”义为“器物之把”的“柄”字,中古时读去声。后遂以“

  • 买猪肝

    源见“食无肝”。谓生活贫困窘迫。宋陆游《蔬食》诗:“何由取熊掌?幸免买猪肝。”【词语买猪肝】   汉语大词典:买猪肝

  • 周太常

    源见“太常斋”。指枯守长斋者。唐刘禹锡《答乐天戏赠》诗:“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 三干弟子

    孔子有弟子三千人。也比喻弟子的众多。《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唐代杜甫《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 晋武焚裘

    《晋书.武帝纪》:“(咸宁四年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有一个叫程据的人献给晋武帝一领“雉头裘”。武帝认为是奇装异服,便在殿前当众焚毁。后因用为帝王崇尚俭朴

  • 失旦鸡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周瑜幼子)归诉,乞匄(gài乞求,给予。)余罪,还兵复其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周瑜死后,他的幼子胤因罪徙卢陵郡。

  • 马融帐

    源见“绛帐”。指儒者传业授徒之所。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词语马融帐】   汉语大词典:马融帐

  • 广眉半额

    同“半额眉”。宋苏轼《监试呈诸试官》诗:“广眉成半额,学步归踔踸。”

  • 潘令栽花

    源见“河阳一县花”。称誉地方官吏善治理。清袁枚《重宿栖霞感怀往事赋赠墨禅上人》诗:“朱云善画庄周巧,潘令栽花摩诘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