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死继之

以死继之

不惜一死来继续干到底。 表示决心很大,不可动摇。语出《左传.僖公九年》:“臣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清.汪琬《诰赠文化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宋公墓志铭》:“外无蚍蜉蚁子之援,驱老弱千数,空弮枵腹,使当猝至之锋,事一不捷,以死继之。”


偏正 不惜一死干到底,表示决心很大,不可动摇。《左传·僖公九年》:“臣竭肱股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褒义。用于表示对国家、事业的忠诚。→万死不辞 ↔临阵脱逃。也作“以死济之”。


【词语以死继之】  成语:以死继之

猜你喜欢

  • 思贾

    同“汉文思贾傅”。宋刘克庄《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飞诏从天下。道中朝、名贤欲尽,君王思贾。”

  • 羊公石

    同“羊公碑”。明吴廷翰《送叶道亨擢襄阳别驾》诗:“何如寂寞羊公石,千载犹如堕泪时。”【词语羊公石】   汉语大词典:羊公石

  • 呈身

    《旧唐书.韦澳传》:“〔韦澳〕登第后十年不仕。伯兄温,与御史中丞高元裕友善,温请用澳为御史,谓澳曰:‘高二十九持宪纲,欲与汝相面,汝必得御史。’澳不答。温曰:‘高君端士,汝不可轻。’澳曰:‘然恐无呈身

  • 高冠博带

    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亦作“蛾冠博带”。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

  • 琴中趣

    《晋书.陶潜传》:“(潜)性不解音,而畜(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古人以琴书诗酒佐雅兴,陶渊明虽不善晓音律,却雅兴长存。他的琴不具弦徽,却又

  • 击钟鼎食

    古时富贵之家为表示尊显,常列鼎而食,在宴会上击钟奏乐。后以“击钟鼎食”为表现豪富权贵之家生活奢华的典故,又作“钟鸣鼎食”。【出典】:《汉书》卷91《货殖传》3694页:“其余郡国富民兼业专利,以货赂自

  • 柯则

    同“柯斧”。宋文天祥《与赵大卿孟傅》:“一规一随,赖有柯则。”【词语柯则】   汉语大词典:柯则

  • 唾壶歌缺

    同“唾壶击缺”。宋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词:“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 前倨后恭

    源见“苏秦六印”。谓先傲慢而后恭敬。多指人势利。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八:“帝以媪前倨后恭诘之,曰:‘公贵不可言也。’”《西游记》五一回:“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何前倨后恭?’”其他 起先傲慢,后来

  • 青乌垄

    源见“青乌”。指墓地。宋梅尧臣《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之一:“归卜青乌垄,韩城苦雾平。”【词语青乌垄】   汉语大词典:青乌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