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杀去杀,以刑去刑

以杀去杀,以刑去刑

执行死刑,是为了以后没人触犯死刑;实施刑罚,是为了以后不用刑罚。 表示刑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犯罪。语出《商君书.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也引作〔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唐.长孙无忌《唐律疏义.名例一》:“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卷上:“淳朴浇散,刑辟乃作。刑之者所以止刑,杀之者所以止杀,未有行小不忍而轻易典刑者。”也单引〔以杀止杀〕。《三国志.吴志.大帝传》:“以杀止杀,行之一人,其后必绝。”《后汉书.耿弇传.论》:“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将其用兵欲以杀止杀乎,何其能独隆也?”


猜你喜欢

  • 顷刻花

    宋 刘斧《青琐高议.韩湘子》载:唐韩愈侄孙韩湘,落魄不羁,对酒则醉,醉则高歌,愈教而不听。湘笑曰:“湘之所学,非公所知。”即作《言志》诗一首,中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之句,愈欲验之。适开宴,湘预

  • 陆玩无人

    《晋书.陆晔传》附《陆玩传》:“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望,乃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玩既拜,有人诣

  • 伊于何底

    见〔伊于胡底〕。【词语伊于何底】  成语:伊于何底

  • 茅塞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后因用“茅塞”形容思路闭塞或思想愚昧。多用为谦词。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仲信寓越之萧寺……时一相遇,未尝不

  • 钗飞

    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元鼎元年,起招仙阁(《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作“招灵阁”)于甘泉宫西……有青鸟赤头,道路而下,以迎神女。神女留玉钗以赠帝(汉武帝刘彻)。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犹见此钗

  • 白最良

    同“白眉良”。元揭傒斯《病中初度》诗:“举眼青如故,轩眉白最良。”

  • 粟生金死,粟死金生

    《商君书.去强》:“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国好生金于竟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战国秦.商鞅论述粮食与钱财的关系时指出:买来粮,花了钱;售出粮

  • 化邓

    源见“夸父逐日”。指古代神话夸父逐日、杖化邓林事。唐孟郊韩愈《纳凉联句》:“化邓渴且多,奔河诚已悫。”【词语化邓】   汉语大词典:化邓

  • 甜黑

    同“黑甜乡”。清程先贞《癸巳元日》诗:“腰酸一枕寻甜黑,面皱三杯借暖红。”【词语甜黑】   汉语大词典:甜黑

  • 陆生梅

    源见“陆凯传情”。借指怀友之情。宋徐积《雪》诗:“今日许寻陶令菊,明年约寄陆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