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王徽之)、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王献之以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太元十三年,即公元388年亡,年四十五岁)。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车马)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馀亦卒。”此事又见《晋书.王徽之传》。

晋人王徽之是献之的兄长,献之死后,他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取献之琴便弹,因弦音不调和而不能成曲终弹。他把琴掷在地上,十分伤痛地说:“子敬啊子敬,没想到你死后,你的琴也竟然随你一起亡故了!”

后以此用为睹物思人、悼念逝者之辞。

唐.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诗:“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见《刘梦得集》外集七)

鲁迅《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现在去柔石的遇害,已经一年有余了,偶然从乱纸里检出这稿子来,真不胜其悲痛。我想将全文补完,而终于做不到,刚要下笔,又立刻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


主谓 人和琴都没有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现在柔石的遇害,已经有一年余了……所谓‘~’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用于赌物思人悼念亡友。→人亡物在 人非物是 人去楼空 睹物思人 触景生情。也作“人琴俱逝”、“人琴两亡”。


【典源】《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 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晋书·王微之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晋代王徽之 (字子猷)、王献之 (字子敬) 兄弟两人俱病重,王献之先去世。徽之问左右的人:“怎么一点消息都听不到,这一定是死了!”说话时一点不悲痛。便让备车去奔丧,仍然不哭。王献之平素喜欢弹琴,徽之直入坐在灵床上,取下献之的琴弹,但琴弦始终调不好,把琴掷于地下说:“子敬! 子敬! 人与琴一起亡了。”痛哭良久,回去一月多也便去世。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哀悼平辈亲属、友人去世。

【典形】 寂寞人琴、哭灵床、琴残子敬床、人琴并亡、人琴两亡、人琴痛、叹人琴、痛绝人琴、子敬琴、遗琴、灵床琴弦断。【示例】

〔寂寞人琴〕清·王摅《吊松圆诗老》:“今朝追忆东风里,寂寞人琴二十年。”

〔哭灵床〕 清·王夫之《小除夕写悲》:“摘阮已孤余醉客,碎琴垂老哭灵床。”

〔琴残子敬床〕 清·王夫之《哀管生永叙》:“笛咽山阳馆,琴残子敬床。”

〔人琴并亡〕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宇文显和墓志铭》:“草衔秋火,树抱春霜,书剑俱没,人琴并亡。”

〔人琴两亡〕 唐·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叹人琴〕 宋·黄庭坚《洪范以不合俗人》:“搔首金城西万里,樽前从此叹人琴。”

〔痛绝人琴〕 清·王士禛《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痛绝人琴今已矣,牙生从此竟摧弦。”

〔子敬琴〕清·王夫之《哭欧阳三弟叔敬沉湘》之四:“调孤雌霓休文句,哭碎灵床子敬琴。”


【词语人琴俱亡】  成语:人琴俱亡汉语词典:人琴俱亡

猜你喜欢

  • 轻裘肥马

    同“肥马轻裘”。宋辛弃疾《水龙吟.题瓢泉》词:“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见“裘马轻肥”。[例]别看他现在这副穷酸相,他年轻时可阔着呢,~,妻妾成群。【词语轻裘肥

  • 龙颔

    源见“探骊得珠”。喻指险境,难处。唐 陆复礼《珠还合浦赋》:“利用溥博,何必取之于龙颔;报德宏多,奚由得之于蛇口?”亦借称骊龙之珠。唐杜牧《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词语龙颔】

  • 管蠡浅见

    同“管窥之见”。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圣作圣述,权衡至精,管蠡浅见,乌足以知之?”

  • 竹化龙

    同“竹杖成龙”。唐胡曾《咏史诗.葛陂》:“长房回到葛陂中,人已登真竹化龙。”

  •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门阑:门框。借指家门。乘龙:比喻得佳婿。 一家喜气洋洋,近得乘龙快婿。语出唐.杜甫《李监宅》:“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明.高则诚《琵琶记.强就鸾凰》:“锦遮围,花烂熳,玉玲珑。繁弦脆管,欢声鼎沸

  • 叫帝关

    参见:叫阍

  • 裘葛

    《公羊传.桓公八年》:“〔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何休注:“裘葛者,御寒暑之美服。”后因用“裘葛”为寒暑时序变迁。元柳贯《睡馀偶题》诗之三:“简书方厉禁

  • 握槊

    《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载:唐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嫌薛不敏,数月不与同席。唐太宗乃召高祖诸婿与薛比试握槊,故意皆负,太宗因以佩刀赏赐。公主喜与薛归去。后以“握槊”为竞技获胜之典。《聊斋志异.妾击贼》:

  • 投袂

    谓振袖而起,形容精神奋发之状。《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投:振。袂( ㄇㄟˋ mèi 妹):衣袖。【词语投袂】   汉语大词典:投袂

  • 邻女詈人

    《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报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