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中龙

人中龙

晋书.宋纤传》:“宋纤字令艾,敦煌效穀(故城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人也。少有远操,沈靖不与世交,隐居于酒泉南山。明究经纬(指经书和纬书),弟子受业三千馀人。不应州郡辟命,惟与阴颙、齐好友善。张祚(前凉张骏子,公元354年称帝)时,太守杨宣画其像于阁上,出入视之,作颂曰:‘为枕何石?为漱何流?身不可见,名不可求。’酒泉太守马岌,高尚之士也,具威仪,鸣铙鼓,造焉。纤高楼重阁,距(拒)而不见。岌叹曰:‘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铭诗于石壁曰:‘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郁,蔚若邓林(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

晋人宋纤,性格沈郁,不愿与人交往,尝隐居在酒泉南山,从事教育。有一次,酒泉太守马岌专程去登门拜访,他藏身于高楼重阁之中,拒不接见。马岌崇敬他的为人,想会面交谈又不可得,故称之为“人中龙”。意思是行高于人,自是为“龙”;而“龙”又自是藏深渊,隐云雾,名德可以仰闻,而身形不可得见的。

后以“人中龙”比喻豪杰之士或出类拔萃的人物。

宋.家铉翁《过沛题旅壁》诗:“单吕早识隆准公(指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择婿能得人中龙。”


【词语人中龙】  成语:人中龙汉语词典:人中龙

猜你喜欢

  • 山林聚米

    源见“伏波聚米”。比喻指画山川地理形势,运筹决策。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城垒画地,山林聚米。”

  • 轨文

    源见“书同文,车同轨”。本指全国统一的车轨和文字,引申指国家的体制法度。清魏源《〈海国图志〉叙》:“轨文匪同,货币斯同。神奇利用,盍殚明聪。”【词语轨文】   汉语大词典:轨文

  • 颜闵

    《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汉书.叙传上》:“伏周、孔之轨躅,驰颜、闵之极挚。”颜闵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和闵损(子骞)的合称。他二人都以

  • 玉壶先生

    源见“壶中天”。指神仙壶公,亦泛指得道高人。唐鲍溶《周先生画洞庭歌》诗:“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 仆病未能也

    仆( ㄆㄨ pū ):古人自称的谦词。病:苦。 我苦于不能做到。语出汉.枚乘《七发》:“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太子曰:

  • 西颦东效

    源见“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清无名氏《少年登场》:“西颦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见“东施效颦”。清·无名氏《少年登场》:“~,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词语西颦东效】

  • 张公雾

    同“张楷雾”。唐无名氏《对蜀父老问》:“门有张公之雾,突无墨子之烟。”

  • 婚嫁累

    源见“向平之愿”。指儿女婚嫁之事的拖累。宋曾巩《山水屏》诗:“婚嫁累苟轻,耕钓吾已补。”

  • 鲇鱼上竹

    同“鲇鱼上竹竿”。《尔雅翼.释鱼》:“〔鮧鱼谓之鲇鱼,〕善登竹,以口衔叶而跃于竹上,大抵能登高。其有水堰处,辄自下腾上,愈高远而未止。谚曰‘鲇鱼上竹’,谓是故也。”见“鲇鱼上竹竿”。【词语鲇鱼上竹】

  • 希声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后以“希声”指清静无为之道。清钮琇《觚賸.景龙观钟铭》:“虽大道无为,济物归于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于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