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亭伯投荒

亭伯投荒

后汉书.崔骃传》载:崔骃字亭伯,先任大将军窦宪府掾,宪擅权横行,崔骃多次劝谏。“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后遂以“亭伯投荒”指被贬官流放。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诗:“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


【典源】《太平御览》卷二三八引华峤《后汉书》曰:“崔骃字亭伯,辟大将军窦宪府掾。宪新辅政,贵重,掾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惟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出为长岑长,不得意,不之官而归。” 《后汉书·崔骃列传》亦载,“谏之”后作“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注:“长岑,县,属乐浪郡,其地在辽东。”

【今译】 后汉崔骃 (字亭伯) 任大将军窦宪属官,窦新掌朝政大权,显赫之极,属官都是原先任高级官员的人,只有崔骃是未当过官的,提拔至此。窦宪擅权横行无忌,崔骃几次劝谏。后出击匈奴,行军中有许多不法的事,崔骃上书几十次,指责过失。窦宪很反感,不能容他,派他去边远的辽东去做长岑长,崔骃因地方僻远,不去而辞官归乡。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被贬官流放,郁郁不得意。

【典形】 惆怅崔亭伯、渡辽水、亭伯流离、亭伯投荒、往长岑、乐浪崔亭伯、亭伯路。

【示例】

〔惆怅崔亭伯〕 南朝陈·张正见《白头吟》:“惆怅崔亭伯,幽忧冯敬通。”

〔渡辽水〕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亭伯流离〕 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亭伯投荒〕 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

〔往长岑〕 北周·庾信《拟咏怀》:“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猜你喜欢

  • 糟粕

    酒渣,比喻废弃无用的东西。《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

  • 堕地甑

    同“堕甑”。清赵翼《金二雅绘禊游图集兰亭字为序长卷索题戏书其后》诗:“破之片片堕地甑,贯之缕缕入扣丝。”

  • 血化泉碧

    源见“苌弘化碧”。谓节士精魂永著。清顾炎武《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诗:“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 折腰升斗

    同“折腰五斗”。宋杨泽民《六么令.壬寅四月扶病外邑催租寄内》词:“五穷难逐。折腰升斗,辜负当年旧松菊。”见“折腰五斗”。宋·杨泽民《六么令·壬寅四月扶病外邑催租寄内》:“~,辜负当年旧松菊。”【词语折

  • 心有余而力不足

    《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心里有多余的愿望,但能力达不到实现愿望之目的。后因以“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愿望美好,但无力实现的典故。《红楼梦》第二十五

  • 故吏之金

    源见“四知金”。指贿金。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太尉杨震,直推故吏之金;凉州张奂,高揖羌人之马。”

  • 伐邢

    《左传.僖公十九年》:“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春秋时,卫国大旱。宁

  • 登台拜将

    同“登坛拜将”。《说岳全传》四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连动 登上高台,被授予将领职位。语出《说岳全传》4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诸义平《第二十九标首义纪实》

  • 悬旆

    同“悬旌”。唐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城时牧欲赴官归京》诗:“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词语悬旆】   汉语大词典:悬旆

  • 朝梁暮陈

    同“朝梁暮晋”。明杨慎《升庵诗话.萧子显春别》:“‘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轻尘。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迎新。昨别下泪而送旧,今已红妆而迎新。’娼楼之本色也。六朝君臣,朝梁暮陈,何异于此。”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