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李三张
元.陶宗仪《辍耕录.墨》:“至唐末,墨工奚超与其子廷珪,自易水渡江迁居歙州,南唐赐姓李氏。廷珪父子之墨始集大成,然亦尚用松烟。廷珪初名廷邦,故世有奚廷邦墨,有李廷珪墨。或有作庭珪字者,伪也,墨亦不精。宋熙、丰间(当指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张遇供御墨,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
唐宋时,著名墨工李廷珪、张遇等合称“五李三张”。后因用为优质墨的别称。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这墨光照文房,取烟在太华顶上仙人掌,更压着五李三张,入砚松风响。”
【词语五李三张】 成语:五李三张
元.陶宗仪《辍耕录.墨》:“至唐末,墨工奚超与其子廷珪,自易水渡江迁居歙州,南唐赐姓李氏。廷珪父子之墨始集大成,然亦尚用松烟。廷珪初名廷邦,故世有奚廷邦墨,有李廷珪墨。或有作庭珪字者,伪也,墨亦不精。宋熙、丰间(当指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张遇供御墨,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
唐宋时,著名墨工李廷珪、张遇等合称“五李三张”。后因用为优质墨的别称。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这墨光照文房,取烟在太华顶上仙人掌,更压着五李三张,入砚松风响。”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春秋时,齐国陈敬仲为工正(注掌百工之官),一次请桓公饮酒,桓公一时高兴,命举火继饮。敬仲辞谢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晏子春秋.杂上》、《说苑.反质》述为齐景公与晏
同“祝网仁”。清钱谦益《冬至后京江舟中感怀》诗之二:“世事那堪祝网罗,流年无复感蹉跎。”
同“漱石枕流”。清顾炎武《复迟明府书》:“自从壮岁,便绝意于乘轩;况此暮年,益耽情于漱石。”【词语漱石】 汉语大词典:漱石
同“五行俱下”。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读书则五行皆下,为文则七步成章。”
道:指真理。 君子只着急得不到真理,不着急得不到钱财。 形容君子重在追求真理。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鲁迅《华盖集.牺牲谟》:“你不要以为我的胖头胖脸是因为享用好,我其实是专靠卫
源见“焦尾琴”。借指良琴。唐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源见“桐鱼”。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宋苏轼《奉敕祭西太乙和韩川韵》之三:“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词语枯桐
《旧唐书.郑綮传》:“綮(郑綮,行五)善为诗,多侮剧刺时,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本指一种多用诙谐歇后语的诗体,后以“郑五歇后”指歇后语。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上半部之末出……宜作郑五
《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上(汉武帝)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清遣卒田轮台……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又《西域传赞
《后汉书.文苑传.边韶传》:“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也。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
指江畔渔村的景色。陆游《客谈荆渚武昌慨然有作》诗:“洞庭四万八千顷,蟹舍正对芦花洲。”蟹舍:渔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