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乌夜栖

乌夜栖

汉书.朱博传》:“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汉哀帝即位,以博为光禄大夫,迁京兆尹,后又擢为大司空。“……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唐.颜师古注曰:‘史言此者,著御史大夫之职当休废也。’)。”后二岁余,朱博建议废止大司空职,设立御史大夫。“哀帝从之,乃更拜博为御史大夫。”

汉时御史府中野乌常栖,后因称御史府为乌府、乌台。以乌夜栖或乌夜啼又为称指朱博事之典。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御史府中乌夜啼(按:此不用“乌夜啼曲”之典,而用朱博事),廷尉门前雀欲栖。”宋.王禹偁《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诗:“抗表辞乌府,归山鬓未秋。”(见《小畜集》卷十一)


猜你喜欢

  • 百钱游

    同“百钱挂杖”。宋苏轼《初入庐山》诗之三:“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宋陈师道《和江秀才献花》之三:“过我可为千日醉,从公难作百钱游。”

  • 兼听则明,偏听则蔽

    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三国演义》83回:“古云:‘~。’望陛下察之。”

  • 金门步

    源见“玉堂金马”。谓出入金马门。指担任朝官。《文选.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若遗金门步,见就玉山岑。”吕向注:“金门谓金马门。言若能遗金门步,当见就我此山中也。”亦指担任朝官的人。唐张九龄

  • 鹿车之敬

    源见“挽鹿车”。借指贤妇安于清贫,敬事丈夫。王闿运《皇朝追赠总督衔常公神道碑》:“夫人同县刘氏,孝敬夙闻,贫修鹿车之敬,贵习纮?之礼。”

  • 题诗崔护

    源见“人面桃花”。指钟情的男子。元白朴《清平乐》词:“桃花门外重重,一言半语相通。萦损题诗崔护,几时南陌春风。”

  • 问绨袍

    源见“绨袍惠”。谓关怀友人嘘寒问暖之意。元李孝光《饮濡须守子衡君宅》诗:“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绨袍。”

  • 考槃

    《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汉.毛氏传:“考,成。槃,乐也。”唐.孔颖达疏:“此经‘考槃’,文连‘在涧’,明硕人成乐在于此涧,谓成此乐而不去,所谓终处也。”《考槃.序》:“《考槃》刺

  • 巢繇不买山

    同“巢由不买山”。清阎尔梅《村居》诗:“邴 管曾浮海,巢 繇不买山。”繇,通“由”,指许由。

  • 识微见幾

    同“识微”。《宋史.常安民传》:“惟识微见幾之士,然后能逆知其渐。”

  • 颊上三毫

    《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颊,音jiá。顾恺之画裴楷像,在颊上加了三根毫毛,使得观者感到胜过没画这三根毫毛时。后遂以“颊上三毫”来作为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彩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