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义者宜也

义者宜也

做事适宜就叫做“义”。语出《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孔颖达疏:“宜谓遇事得宜。”《淮南子.齐俗训》:“义者,宜也。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汉书.公孙弘传》:“弘对曰:‘臣闻之,仁者,爱也;义者,宜也;礼者,所履也;智者,术之原也。’”


猜你喜欢

  • 王者香

    汉蔡邕《琴操.猗兰操》:“〔孔子〕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后以“王者香”称兰花。明周履靖《咏兰》:“欲撷骚

  • 牛后人

    源见“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受制于人的人。宋黄庭坚《赠高子勉》诗:“听它下虎口著,我不为牛后人。”

  • 小蛮樊素

    源见“樊素”。泛指侍妾。宋吴潜《念奴娇.咏白莲用宝月韵》词:“一般妙质,笑乐天,夸诧小蛮、樊素。”

  • 不患寡而患不均

    指分配不公平或处理事情不合理。鲁国执政大夫季氏打算派兵攻打一个附庸小国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孔子对此十分反对,而他的学生冉有因为在季氏家作家臣,却站在季氏的立场上说,颛臾地近鲁国,如果不取,将来要给

  • 龙山落帽

    形容洒脱不拘,气度宽宏。清查慎行《呈大中丞杨公》诗之一: “他年岘首沈碑会,不羡龙山落帽筵。” 参见:○孟嘉落帽【词语龙山落帽】  成语:龙山落帽汉语大词典:龙山落帽

  • 荆州瘿

    《晋书.杜预传》:杜预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攻江陵,吴人知预病瘿,惮其智计。以瓠系狗颈示之。每大树似瘿,辄斫使白,题曰‘杜预颈’。”晋代名将杜预都督荆州诸军事,他颈部生有瘤子。后遂以此泛指颈

  • 从赤松游

    指张良辅汉功成身退,不恋爵禄,辞官归隐的故事。后以此典比喻不恋爵禄,辞官隐退。张良(?——前186),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秦末农民战争中,张良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

  • 左贤王

    《史记.匈奴列传》:“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自汉以来,北方的匈奴发展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原作“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形容只知次要的部分,而不了解主要的,更重要的内容。西周末年,政治黑暗,国势危如累卵,使臣下有临渊履冰之惧。因而当时有首诗说,不敢徒手捉老虎,不敢没船把河渡。人们只见这一点,

  • 兴灭继绝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后因以“兴灭继绝”谓使灭绝了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汉书.代孝王刘参传》:“元始二年,新都侯王莽兴灭继绝,白太皇太后,立年弟子如意为广宗王,奉代孝王后。”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