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为,替。渊,深渊。丛,丛林。比喻由于为政不善,结果使自己的百姓投向别人。孟子认为,桀、纣两个暴君所以丧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而失去老百姓的拥护的原因,又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要得到天下方法在于: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就能得到天下。要得到天下百姓拥护有它的方法:得到天下的民心,便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要得到天下民心有它的方法,他们所需要的,便替他们收聚起来,他们所讨厌的,便不要强加给他们,不过这样罢了。老百姓归于仁政,就象水向低处流,兽往旷野跑一样。所以替深渊赶来游鱼的是水獭,替森林赶来飞鸟的是鹞鹰,替商汤和周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现在天下的国君中只要爱好仁德、施行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便都会替他把老百姓赶到境内来。这样的好国君,即使他不想统一天下,也是办不到的。

【出典】: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也。’”

【例句】:

清·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徒使革命党以外之人,犹不能洒一掬同情之泪于彼辈,而对于政府增恶感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而于政府果何利也!”


其他 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暴政使百姓逃向别国,后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向敌方。语本《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例]董事长那种~的错误做法一日不改,公司一日不会有起色。△贬义。多用于描写不善于团结人。也作“为丛驱雀”、“为渊驱鱼”。


【词语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成语: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汉语词典: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猜你喜欢

  • 鸡鹜群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又《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笯,指鸡笼。鹜,指鸭子。后以“鸡鹜翔舞”喻小人得志,以“鸡鹜群”、“鸡鹜

  • 穆王骏

    同“穆王八骏”。元虞集《闻雁》诗:“应逢穆王骏,春草一长嘶。”

  •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荡荡:宽广貌。 不要偏私,不要结党,王道是广阔的。 旧时谀称帝王之道,公平正直。语出《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汉书.王莽传上》:“元始元年正月诏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属有亲者,义

  • 馀音绕梁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三日不绝。”《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洞冥记》:“〔王母〕歌声绕梁三匝,乃上旁梁,草树枝叶皆动。”后因以“馀音绕梁”形容歌声或

  • 安刘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

  • 脱颖

    同“脱颖而出”。宋叶適《送薛子长》诗:“能文乃天姿,脱颖酬始愿。”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词语脱颖】   汉语大词典:脱颖

  • 囊钱赵壹轻

    源见“一囊钱”。指世风不正,重财轻才。清顾炎武《子德李子闻余在难》诗:“禄位扬雄小,囊钱赵壹轻。”

  • 八音领袖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十四:“羯鼓,龟兹、高昌、疏勒、天竺之乐,状如漆桶,下承以牙床,用两杖击之,其声焦杀鸣烈,合太簇一均。玄宗素达音律,尤善于此,称之为‘八音领袖’。”唐玄宗称羯鼓为“八音领袖”,后

  • 偃武崇文

    谓停止武备,修明文教。《魏书·咸阳王禧传》: “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参见:○归马放牛见“偃武修文”。《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

  • 伍潮

    同“伍胥潮”。清陈维崧《琵琶仙.阊门夜泊用白石词韵》词:“纵尚有鸱夷一舸,怕难禁伍潮堆雪。”【词语伍潮】   汉语大词典:伍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