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山酒

中山酒

源见“千日酒”。泛指名酒,美酒。南朝 梁周兴嗣《答吴均》诗之一:“但酌中山酒,唯甘江浦橘。”


【典源】 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酤酒,醉向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时有州人姓刘,名玄石,好饮酒,往求之。希曰:‘我酒发来未定,不敢饮君。’石曰:‘纵未熟,且与一杯。得否?’希闻此语,不免饮之。复索曰:‘美哉! 可更与之。’希曰:‘且归,别日当来,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别,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经三年,希曰:‘玄石必应酒醒,宜往问之。’既往石家,语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来,服以阕矣。’希惊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凿冢破棺视之,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开目张口,引声而言曰:“快哉,醉我也。’因问希曰:‘尔作何物也? 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许?’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气冲入鼻中,亦各醉卧三月。”

【今译】 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饮了能醉千日。刘玄石好饮,去向他求酒。狄希说:“酒还未熟好,不敢给你喝。”玄石说:“只喝一杯,可以吗?”狄希只好给他一杯,玄石觉得酒美,还想要。狄希说:“先回去吧,过几天再来,就这一杯,可以醉一千日了。”玄石才走,还有些不满意,到家就醉得不省人事。家里人以为他已死,便埋葬了他。过了三年,狄希记起此事,前去看他,刘家中人说:“玄石早死了,现在三年孝服都满了。”狄希惊道:“酒真让他醉一千日了,现在该醒了。”于是挖开坟破开棺木,见玄石在里面刚睁开眼说:“美啊,让我这一醉。’问狄希说:“你作的什么酒啊?我喝一杯就醉了这么长时间,现在什么时候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美酒; 也用以形容沉湎醉,避俗远世。

【典形】 酒沽千日、千日酒、千日饮、千日中山酒、千日醉、玄石葬荒丘、一醉千日醒、中山春、中山酒、中山醉梦、醉酒一千日、千日酿、中山千日酒、中山曲米春、中山醉、醉嫌千日少、醉一千日。

【示例】

〔酒沽千日〕 唐·李端《杂歌》:“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千日酒〕 唐·孟郊《暮秋感思》之一:“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

〔千日饮〕北周·庾信《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只言千日饮,旧逐中山来。”

〔千日中山酒〕 明·袁宏道《中山刘刺史邀饮西溪》:“携将千日中山酒,来醉西溪六月花。”

〔玄石葬荒丘〕 清·蒲松龄《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尚有孙阳怜瘦骨,欲从玄石葬荒丘。”

〔一醉千日醒〕 宋·汪元量 《短歌》:“劝君一醉千日醒,世事花开又花落。”

〔中山春〕 宋·陆游《自山中泛舟归郡城》:“尉曹堆盘笠泽脍,秀才泻榼中山春。”

〔中山酒〕 宋·苏轼《用前韵再和孙志举》:“醉眠中山酒,梦结南柯姻。”

〔中山醉梦〕 明·汤显祖《牡丹亭》:“伤春便埋,似中山醉梦三年在。”

〔醉酒一千日〕 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醉酒一千日,贮书三十车。”


【词语中山酒】   汉语词典:中山酒

猜你喜欢

  • 易水别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生离死别。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 歌渭城

    源见“渭城”。谓表现离别之情。宋赵彦端《阮郎归》词:“追间阔,数清明,不应歌渭城。”

  • 对鵩

    源见“贾生赋鵩”。谓面对凶厄。唐元稹《病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坐隅甘对鵩,当路恐遭豺。”

  • 怨洛神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晋人刘伯玉妻子性善妒,只因丈夫对她称赞过曹植《洛神赋》中洛神貌美,她便心怀怨妒,投水而死。后以“怨洛神”为妒妇的典故。《红楼梦》九二回:“若是那些艳的,王嫱、西子、樊

  • 灞水桥

    同“灞桥”。宋秦观《念奴娇.咏柳》词:“闻说灞水桥边,年年春暮,满地飘香絮。掩映夕阳千万树,不道离情正苦。”

  • 盗竽

    《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货资有余者,是之谓盗竽矣

  • 秦台箫

    同“秦箫”。唐李商隐《又效江南曲》:“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 鞮译

    同“鞮译象寄”。南朝 齐谢朓《元会曲》:“珪贽纷成序,鞮译憬来思。”唐张说《开元正历握乾符颂》:“鞮译穷天,琛维尽地。”【词语鞮译】   汉语大词典:鞮译

  • 雄谈扪虱

    源见“扪虱而谈”。形容谈论者放达不羁。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计屠龙,雄谈扪虱,壮志闻鸡。”

  • 代籍

    《汉书.孝文窦皇后》:“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