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谋而同

不谋而同

亦作“不谋而合”。谋:商议。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或行动却相同。汉献帝建安中,阎行奉韩约之命出使曹操,甚得厚遇,被曹操推举为犍为太守,并让他劝说韩约归降。阎行为表示忠心,把父亲送入京都充宿卫,并游说韩约也送子入京。后马超起兵反曹,推举韩约为都督。阎行劝谏韩约不要和马超联合。韩约不听,并对他说:“如今诸将不经商量便众口一辞,都说要攻打曹操,这好象是上天注定的。”于是与马超合兵东向攻曹,被曹操打败,在京城为质的子孙也被杀。

【出典】:

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卷15第476页:“马超等结反谋,举约为都督。……行谏约,不欲令与超合。约谓行曰:‘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乃东诣华阴。”

【例句】:

唐·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非臣之愚所敢隐蔽,辄冒死以闻,伏乞天恩。”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师未尝见泰州之书,至理所在,不谋而合也。” 陈天华《绝命书》:“幸而各校同心,八千余人不谋而合,此诚出于鄙人预料之外,且惊且惧。”


见“不谋而合”。《三国志·魏书·张既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似有天数。”


【词语不谋而同】  成语:不谋而同汉语词典:不谋而同

猜你喜欢

  • 倚伏机

    源见“倚伏”。指事物互相依存转化的机制。清曹寅《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之五:“尘世难量倚伏机,静驱猫犬闭柴扉。”

  • 我武惟扬

    惟:助词。 我们的威武要发扬。 多用作称颂武功之辞。语出《书.泰誓中》:“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宋.徐铉《大宋凤翔府新建上清太平宫碑铭》:“运钟二圣,庆洽重光,诞敷一德,奄有八方,时文载

  • 蜀犬吠日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 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常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清薛雪《一瓢诗话》:“姚辱庵批李奉礼矮人观场,刘会孟訾杜工部

  • 歧路亡羊

    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杨朱的邻居跑失了一只羊,不但他们全家出动,而且还请杨朱的仆人也一块去找。杨朱问道,跑了一只羊,怎么要那么多人去找。邻居说,岔路太多。一会儿,人们纷纷回

  • 鼎覆

    同“鼎折覆?”。汉荀悦《申鉴.时事》:“小能其职,以极登于大,故下位竞大,桡其任以坠于下,故上位慎其鼎覆刑焉,何惮于降。”【词语鼎覆】   汉语大词典:鼎覆

  • 城东瓜

    同“东陵瓜”。宋苏轼《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

  • 秦乌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指乌鸦。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叹西归难把秦乌守,向南栖空教越鸟留。”【词语秦乌】   汉语大词典:秦乌

  • 破帽吹风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游宴潇洒脱俗。宋韩元吉《朝中措.辛丑重阳日》词:“不惜归鞍照月,直教破帽吹风。”

  • 重价求山鸡

    源见“楚凤”。形容人不辨真伪。唐李白《赠从弟冽》诗:“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 鸿信

    源见“雁足书”。指书信。清黄景仁《寄维衍》诗:“苦忆梅花寻庙市,且随鸿信到江城。”【词语鸿信】   汉语大词典: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