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鼓夺关

三鼓夺关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第八:“宋狄青宣抚广西时,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宴将佐,次夜宴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宴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至晓,客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关矣。’”

宋朝时狄青上元之夜大张灯烛,夜宴诸将校,是为了麻痹敌军。乘深夜之时,出兵奇袭,夺得昆仑关。后因用为出奇制胜的典故。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五月孤军渡泸水,蜀丞相何等忠勤;上元三鼓夺昆仑,狄更多妙算。”


猜你喜欢

  • 不赞一辞

    指出于推托等原因而一句话也没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李大人看了不赞一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见“不能赞一辞”。《官场现形记》58回:“李大人看了~,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词语不赞一

  • 谢家兄弟

    《宋书.谢方明传》附《谢惠连传》:“子惠连,幼而聪敏,年十岁,能属文,兄族灵运相知赏。”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族弟惠连相友爱,二人都以才名著称。后用以比拟有文才的兄弟。唐.耿湋《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

  • 谁得卿狂

    《南史.颜延之传》:“(宋)文帝尝召延之,传诏频不见,常日但于酒店裸袒挽歌,了不应对。他日醉醒,乃见。帝尝问以诸子才能,延之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音chuò)得臣义,跃得臣酒。’何尚之嘲曰:‘

  • 大手笔

    源见“大笔如椽”。指朝廷诏令文书等重要文章。《陈书.徐陵传》:“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后亦称工于文辞有大成就的人。唐白居易《冯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诰制》:“吾闻武德暨开元中,颜师古、陈

  • 儿绷

    源见“倒绷孩儿”。喻老将一时失误或借指一时失误的老将。清 江云龙《书江忠烈公祠壁》诗:“贼焰到乡里,儿绷困蒺藜。”

  • 斗酒只鸡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桥玄传》:“初,曹操微时(未贵显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后经过玄墓,辄悽怆致祭。自为其文曰:‘……又承从

  • 铁砚磨穿

    铁砚:用铁铸成的砚台。表示刻苦学习。出自五代后晋桑维翰的事迹。桑维翰(899-946年)字国侨。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史载他初次参加进士考试时,主考官以其姓“桑”,与“丧”同音而不取。有人劝他改由其他

  • 登车志

    同“登车壮志”。元成廷珪《故湖州路同知中宪郜公子敬挽章》诗:“夙有登车志,仍多为国谋。”

  • 乱命

    源见“结草以报”。指人临死前神志昏迷时留下的遗言。唐赵璘《因话录.宫》:“凡人子能遵理命,已是至孝,况能禀乱命而不改者,此则犹可嘉之。”【词语乱命】   汉语大词典:乱命

  • 张长公

    源见“长公直道”。借指禀性刚直、怀德不仕之人。唐李颀《送刘四赴夏县》诗:“高人往来庐山 远,隐士往来张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