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亦作“草庐三顾”、“茅庐三顾”。顾:拜访、探望。茅庐:草屋。表示礼贤下士,诚恳邀请,也引伸为知遇之恩。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称“卧龙”。后应刘备之邀,出山辅佐刘备,联合东吴,对抗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占荆州,进据四川,建蜀汉政权,拥戴刘备称帝,任丞相。刘备死后,封武乡侯,辅助后主阿斗,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励精图治,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他五次出兵攻魏,在与魏军相持中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刘备与曹操交战,败投荆州刘表,暂寓新野。经徐庶推荐,刘备遂三次前往隆中,请其出山。诸葛亮感其意诚,终于见了他。并在草庐中和他分析形势,制定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袭据四川,徐图统一的战略计划,而后与其一起下山,共图霸业,建立蜀汉,成为一代名相。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12页:“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例句】:

晋书·庾阐传》:“夷吾相桓,汉登萧张;草庐三顾,臭若兰芳。” 《南史·袁昂传》:“(明帝)钦昂风素,频降驾焉。及践祚,奏事多留与语,谓曰:‘我昔以卿有美名,亲经相诣。’昂答曰:‘陛下在田之日,遂蒙三顾草庐。’”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述补 顾,拜访。茅庐,草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刘备曾拜访隐居今湖北襄阳市郊区的诸葛亮,“凡三往,乃见”。比喻礼贤的诚意。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王安忆《舞台小世界》:“新团长只好亲自去请福奎,动员他再站一班岗。他做好了~的思想准备。”△褒义。用于赞颂求贤若渴的领导人或十分诚恳邀请他人的举动。→草庐三顾。也作“茅庐三顾”、“三顾草庐”。


【典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今译】 汉末刘备驻兵于新野,隐士徐庶去见他,刘备非常器重徐庶。徐庶对刘备说:“有一位诸葛孔明,是人中的卧龙,将军不想见一见吗?”刘备说:“请您与他一起来吧。”徐庶说:“此人可以前去探访,不能让他自己跑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于是刘备动身去访问诸葛亮,去了三回,才见到。两人见面交谈以后,刘备非常钦佩诸葛亮,遂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兴复汉室。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参见 〖南阳高卧〗。

【释义】后以此典表示诚心诚意聘请贤士。

【典形】 草庐三顾,三顾、三顾隆中,三顾茅庐,蜀主三顾,答三顾。

【示例】

〔草庐三顾〕 宋·无名氏《念奴娇·和东坡韵》:“万里奔腾,两宫幽陷,此恨如何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英杰?”

〔三顾〕 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隆中〕 宋·张孝祥《西江月·张钦夫寿》:“已援一编圯下,却须三顾隆中。”

〔三顾茅庐〕 元·张可久《齐天乐·道情》:“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蜀主三顾〕 元·萨都拉《回风坡吊也明先生》:“若非蜀主三顾贤,终只如龙卧南亩。”


【词语三顾茅庐】  成语:三顾茅庐汉语词典:三顾茅庐

猜你喜欢

  • 白鸥吾侣

    同“白鸥盟”。宋 詹玉《桂枝香.丙子送李倅东归》词:“少知音者,苍烟吾社,白鸥吾侣。”

  •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意谓音乐有改变人心,移风易俗的作用。语出《孝经.广要道章》:“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大道之隆,莫盛于兹。太平之业,莫显于此。故曰:移风易俗

  • 叔向婴拘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宣子杀箕遗……羊舌虎、叔罴,囚伯华、叔向、籍偃。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范宣子怀疑栾盈

  • 蚁斗牛

    同“蚁动牛斗”。宋杨亿《属病》诗:“目眩花成果,心惊蚁斗牛。”

  • 借箸代筹

    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献策。《老残游记》七回:“借箸代筹一县策,纳楹闲访百城书。”连动 借用筷子作为筹码。形容代他人谋划策略。《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 洒山丘泪

    同“洒西州泪”。因其诵“零落归山丘”之句,故云。清 丘逢甲《黄香?先生故宅》诗:“西州曾洒山丘泪,零落羊昙更十年。”

  • 富媪

    指地神,因为大地蓄积宝藏,所以称“富媪”。媪:老妇。《汉书.礼乐志》:“后士富媪,昭明三光。”张晏注:“媪:老母称也,坤为母,故称媪。”后士:指地。坤:亦指地。【词语富媪】   汉语大词典:富媪

  • 削竹简

    《三字经训诂》“削竹简”下注:“公孙弘年五十矣(按:《史记.平津侯列传》、《汉书.公孙弘传》均作“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为人牧豕于寒竹林中,乃以刀削去竹青,借取《春秋》钞录而

  • 大槐枕

    源见“南柯梦”。借指睡梦。元揭傒斯《宿华盖山赠赵尊师》诗:“我有大槐枕,相见东蓬莱。”

  • 乌鱼之瑞

    源见“白鱼入舟”。指祥瑞之兆。汉王充《论衡.卜筮》:“周王伐纣,遇乌鱼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