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废帝纪》载:许散愁“自少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后因以“许散愁”指贞男。清唐孙华《维扬舟中作》诗之四:“生来不作樊川梦,直是当年许散愁。”【词语许散愁】 汉语大词典:许散愁
《晋书.王濬传》:“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濬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晋王濬起宅第时,专意拓宽了门前的大路。有人认为太宽了。王说,我准备将来在这里能容纳长戟旗幡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卫公(李德裕)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纲维,管僧寺事务的和尚。后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书。俗亦用作春帖语。宋韩元吉《水调歌头
谓穿鞋而鞋破,脚后跟露在外面,比喻穷困。《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参见“捉衿肘见”条。见“纳屦踵决”。【词语纳履踵决】 成语:纳
形容晶莹瑰丽的高楼,古人多用以指月宫。晋代王嘉《拾遗记》:“翟乾祐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苏轼《水调歌头》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遇小敌时胆怯,遇大敌反而勇敢,是后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东汉班固等撰《东观汉记.帝纪一》:“帝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奇怪也。’”【词语小怯大勇】 成语:小怯
源见“龟顾”。谓迁官封爵。北周庾信《周大将军瑯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既乃班政,超然荣守,朱鹭频飞,金龟转纽。”
源见“不分皂白”。比喻是非好坏难以辨别。川剧《评雪辨踪》:“穿钉鞋的,你二天来,不要穿钉鞋,要穿草鞋嘛,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给他做个皂白难分。”主谓 黑白难以分清。比喻是非不易分辨。[例]正当他
同“衣绣夜行”。汉 焦赣《易林.小过之否》:“衣绣夜游,与君相逢,除患解惑,使君不忧。”①见“衣绣夜行”。《周书·刘雄传》:“富贵不归故乡,犹~。”②指居官者夜行出游。汉·焦赣《易林·小过之否》:“~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县人卜子妻之市,买鳖以归,过颍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之,遂亡其鳖。”后因以“饮鳖”谓愚昧无知而坏事。唐黄滔《谢试官启》:“徒以献豕辞辽,赍花躬魏,税驾而旋同饮鳖,操弧而果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