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扫而空

一扫而空

又作“一扫而光”。扫:扫除。空:空白;干净。一下扫除干净。据《清史稿·交通志三·电报》综述:中国的领土面积辽远广阔,公文呈报稽迟拖延,以至于事变突起,常常因为消息停滞,坐失处理事务的时机,形成了巨大的祸害。历朝时局变化动乱的兴起,原因大概由此引起。自从有了电报,克服向来音信隔绝的弊端,一下扫除干净。

【出典】:

清史稿》卷151《交通志三·电报》4471页:“中国幅员辽阔,文报稽延,至于变起仓猝,往往因消息迟滞,坐误机宜,酿成巨患。历朝变乱之起,大率以此。自有电报,举向来音信隔绝之弊,一扫而空。”

【例句】: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11回:“其时与西太后反对的人物,已是一扫而空了。” 鲁迅《呐喊·故乡》:“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鲁迅《彷徨·祝福》:“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


述补 比喻清除、消灭或消失殆尽。茅盾《子夜》7:“吴荪甫微笑地回答,脸上的阴沉气色又~了。”△多用于人们改变原有现象方面。也作“一扫而光”。


【词语一扫而空】  成语:一扫而空汉语词典:一扫而空

猜你喜欢

  • 嵩呼万岁

    元封元年(前110年)春,汉武帝登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时,随员及吏卒听到山中有山神连呼“万岁”三次。后以“嵩呼万岁”或“山呼万岁”、“三呼万岁”为典,祝颂皇帝长寿或歌咏王朝太平。【出典】:《汉

  • 玉峰颓

    同“玉山倾倒”。唐白居易《宴兴化池亭联句》诗:“歌停珠贯断,饮罢玉峰颓。”

  • 瀛州玉雨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山。“瀛洲玉雨”谓降于仙山之雨。后又转喻为梨花。宋代陶穀《清异录.花.瀛洲玉雨》:“司空图《菩萨蛮》谓梨花为‘瀛洲玉雨’。”

  • 璧返滈池君

    源见“祖龙”。指改朝换代的征兆。明杨珽《龙膏记.藏春》:“缘何璧返滈池君,却讶去来无定。”

  • 穿胸人

    《文选》卷五六.陆倕《石阙铭》注引《博物志》:“昔禹平天下,会诸侯于会稽之野。防风后至,杀之。夏德盛,二龙降之,使范成克御之,以行域外。既周,南经防风之神,见禹使,怒而射之,有迅雷,二龙升去。二臣恐,

  • 箪食瓢饮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他的饮食极其简单粗劣,住在陋巷中,却整天高高兴兴,志趣不改。一箪食

  • 弄瓦

    源见“弄璋弄瓦”。谓生女孩。元方回《五月旦抵旧隐》诗:“长男近弄瓦,累重讵足贺?”【词语弄瓦】   汉语大词典:弄瓦

  • 随身锸

    源见“刘伶好酒”。形容纵酒放达。唐白居易《哭崔二十四常侍》诗:“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

  • 登楼

    源见“王粲登楼”。指汉末王粲避乱客荆州,思归,作《登楼赋》之事。泛指客游思乡。唐杜甫《春日江村》诗之五:“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宋陆游《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飨薄,终胜登楼

  • 黄杨闰

    源见“黄杨厄闰”。喻指困境、挫折。宋冯时行《和史济川见赠》:“向来共厄黄杨闰,别后相逢白发年。”【词语黄杨闰】   汉语大词典:黄杨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