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一个农夫不耕田,百姓就有人会因此而受饥;一个妇女不织布,百姓就有人会因此而受冻。 极言工农业生产之不可旷废。语出《管子.轻重甲》:“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汉.贾谊《新书.无蓄》:“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汉书.食货志上》:“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宋.高弁《望岁》:“古之人,一夫不耕,则必受其饥;一妇不织,则必受其寒。三年耕者,有一年之储。”也单引作〔一夫不耕,必有饥者〕。唐.宋务光《谏开拓圣善寺表》:“一夫不耕,必有饥者,三时之务,安可夺焉?”


猜你喜欢

  • 汉皇纵狗

    源见“功人功狗”。喻指为帝王奔走征战的臣僚。明高启《走狗塘》诗:“君不见,汉皇纵狗殊有功,逐兔直到乌江东。”

  • 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进:进用。退:摒退。 表示对人的进用与摒退,均按礼法行事。语出《礼记.檀弓下》:“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晋书.向雄传》:“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宋.

  • 再世交

    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父:指邵雍,【词语再世交】   汉语大词典:再世交

  • 疏而不漏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谓法网虽宽,并无遗漏者。《北史.倭传》:“暨箕子避地朝鲜,始有八修之禁,疏而不漏,简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载不绝。”连动 ①法网虽宽大但不会遗漏任何罪犯。语本《老子》7

  • 我见妩媚

    《新唐书.魏徵传》:“帝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后以“我见妩媚”谓真正了解对方而欣赏对方。宋辛弃疾《贺新郎.邑中园林》词:“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不才樗

    源见“樗栎”。喻劣材,无用之材。清王夫之《后雁字诗》:“鲲鹏聊志怪,终是不才樗。”

  • 松柏之茂

    《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松柏茂之茂”,意谓松柏终年长绿,枝繁叶茂,经冬而不衰败凋落。以此比喻生命力的旺盛不衰,经得起雨雪风霜的考验。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夫物

  • 飞蓬随风

    主谓 蓬草随风转。比喻自己没有坚定的意志,顺着情势而改变。《后汉书·明帝纪》:“~,微子所叹。”△多用于情状方面。也作“飞蓬乘风”。【词语飞蓬随风】  成语:飞蓬随风汉语大词典:飞蓬随风

  • 三干弟子

    孔子有弟子三千人。也比喻弟子的众多。《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唐代杜甫《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 射龟

    六朝.佚名《燕丹子》载:燕太子丹为刺杀秦王,请来荆轲,照料无微不至,恐有不周之处。一次,二人在东宫观赏池水,“见一大龟浮出水面,荆轲捡瓦击龟,太子便命人取金丸给荆轲,代瓦击射”。战国时,燕太子丹非常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