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死灰复燃”。喻失势者无力挣扎。唐罗隐《村桥》诗:“心寒已分灰无焰,事往曾将水共流。”
同“袁宏一扇风”。唐罗隐《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诗:“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宋书.隐逸传.陶潜传》:“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晋文士陶潜因不愿束带见上司,厌烦送来迎往的礼节,解印而
《诗经.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词。”《文选》卷十九晋.束广微(皙)《补亡诗六首.南陔》:“循彼南亩,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诗.小雅.南陔序》是一篇吟
源见“乘风破浪”。称誉人志向远大,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同“千金答漂母”。宋刘筠《无题》诗之一:“曾许千金答浣纱,越溪浪浅不通槎。”
同“巢由洗耳”。清 王以慜《复答冬丈聊广其意》诗:“有耳休矜巢父洗,有口休从灌夫骂。”
源见“升堂入室”。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晋书.杨轲传》:“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偏正 入室,进入内室。弟子,学生,徒弟。学问技能深得师传,达到精湛深奥的境地。语本《论语》:
同“林宗巾”。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诗:“先朝剩有魏公笏,老辈仍看郭泰巾。”【词语郭泰巾】 汉语大词典:郭泰巾
南朝.宋.孔灵符(旧题晋.孔烨)《会稽记》:“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据《太平御览》卷四十七引)据说西施是诸暨县罗山的一位农村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