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以当百

一以当百

当:抵挡。用一个去抵挡一百个,用以比喻拚尽死力地去英勇战斗。刘永福(1837-1917年),本名义,字渊亭,原籍广东钦州(今属广西钦州市)人,迁居广西上思(今广西上思县)。雇工出身,曾参加吴凌云领导的广西天地会起义。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在广西、云南边境组织黑旗军,抗击清军。后退入越南境内,开山辟林,聚众耕牧,坚持斗争。法国侵略越南,他应越南政府邀请,于1873年、1883年两次大败法军,击杀法将安邺、李维业。曾收复河内。法、越议和,清内阁学士廖寿恒向清德宗光绪帝上奏条陈:分析法国、越南战争及和谈等各种情况,并认为“我清朝目前虽未与法国直接交兵打仗,但是刘永福应越南政府邀请抗法,不能不为越南守卫疆土,所以近来我们暗中帮助黑旗军刘永福,他几次对法军作战都获得胜利,法国人无可奈何,于是又假托说派法军来是为了保护越南的。刘永福及所领导的黑旗军听了都非常愤怒、气满胸膛,这时如果奉到皇帝颁发命令去与法国侵略军开战,黑旗军将士都能以一个去抵挡法军一百个,拚尽死力地去英勇奋战。这样一来,那就会使我国云南、广东的边防祸患稍稍缓解;就是越南、法国的兵战争端也可以收敛或停止。”皇帝对此奏章也深为感动。不久,法军向驻越清军进攻,挑起中法战争,刘永福及黑旗军受清政府收编,参加抗法。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在临洮(īáo桃)(越南境内)大败法军,牵制了法军,支援了冯子材在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抗法大捷。战后,刘永福任南澳镇(今广东南澳县)总兵。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他被调往台湾驻防。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刘永福领导当地军民反对割台斗争,多次打击日本侵略者,终因弹尽粮绝、孤军无援,他打不了只得走,乘外轮逃回大陆。1911年辛亥革命,广东独立,刘永福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后辞职回籍。1915年,他发电报坚决反对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倡议组织义勇队抗日。不久病逝。

【出典】:

清史稿》卷439《廖寿恒传》12400、12401页:“寿恒复上疏言:‘……盖我不与法构兵,永福不能不为越守土,故迩来阴助黑旗,屡战皆捷。法人不得已,乃托言保护。永福忿懑(fèn mèn份闷,愤怒生气)填胸,苟奉诏书,无不一以当百。如此,则滇、粤之边患稍纾,越、法之兵端可戢(jí集,收敛;停止)。’……”

【例句】: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新原则和这相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勇猛果敢,乘胜直追。’”(新原则:指当时“左”倾机会主义者提出的军事原则)


主谓 一人抵过百人,形容异常勇猛。语本《战国策·齐策一》:“使彼罢弊先弱守于主,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夷兵再却再进,我军无不~,自辰至申,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誓死格斗。”△褒义。多用于打仗方面。


【词语一以当百】  成语:一以当百汉语词典:一以当百

猜你喜欢

  • 蓝桥玉臼

    源见“蓝桥”。神话传说捣仙药玄霜用的玉杵石臼。元吴莱《岭南宜蒙子解渴水歌》:“柏观金茎擎未湿,蓝桥玉臼捣空寒。”

  • 玉版

    同“玉版师”。宋陆游《村舍小酌》诗:“玉版烹雪笋,金苞擘双柑。”【词语玉版】   汉语大词典:玉版

  • 八翼莫飞

    源见“天门八翼”。喻不可得寸进尺。《剪灯新话.翠翠传》:“望天高而八翼莫飞,思故国而三魂屡散。”

  • 郢中歌

    源见“曲高和寡”。指《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喻高雅与鄙俗。晋张协《杂诗》之五:“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不见郢中歌,能否居然别?《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亦

  •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徒凭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句话的中心是强调人材难得,千军万马的募集并不困难,难的是杰出的将领不易得到。后以此为咏叹人材难得之语。《东周列国志》第

  • 改瑟

    《汉书.礼乐志》:董仲舒对策言:“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改瑟”,原指琴瑟音调不和谐经调整其弦使之悦耳。董仲舒用以比喻改革法度政策,使能治

  • 流金

    《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东汉.王逸注:“铄,销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十日并在其上,以次更行,其热酷烈,金石坚刚,皆为销释也。”传说上古时有十个太阳,轮流照临,晒得金属和石头都熔化了。

  • 风树之悲

    同“风木之悲”。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二》:“临朝端默,过隙之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见“风树之感”。《续传灯录二·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之思弥轸;垂拱岩廊,~愈切。”【词语风树之悲】

  • 倒屟

    同“倒屐”。屟,本指鞋中的衬垫,后用指木屐。唐皮日休《二游诗.任诗》:“多君方闭户,顾我能倒屟。”

  • 北方竫人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小人国,名靖人。”晋.郭璞注:“《诗含神雾》曰:‘东北极有人长九寸。’殆谓此小人也。或作竫,音同。”《列子.汤问》:“东北极有人名曰竫人,长九寸。”晋.张湛注:“见《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