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汉语词典>台儿庄战役的分词解释
táiérzhuāngzhàn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读音为 tái ér zhuāng zhàn yì。意思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3月,日军兵分两路,进攻徐州的门户台儿庄。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以优势兵力包围了进攻台儿庄的日军,同时击退了由临沂增援的日军一部,歼灭日军万余人。这一战役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繁体臺兒莊戰役

拼音tái ér zhuāng zhàn yì

注音ㄊㄞˊ ㄦˊ ㄓㄨㄤ ㄓㄢˋ ㄧˋ

词语分解

台儿庄战役tái er zhuāng zhàn yì
词语解释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3月,日军兵分两路,进攻徐州的门户台儿庄。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以优势兵力包围了进攻台儿庄的日军,同时击退了由临沂增援的日军一部,歼灭日军万余人。这一战役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分词解释
进攻:
①接近敌人并主动攻击:向山头上的敌人进攻ㄧ进攻敌军盘踞的要塞。
②在斗争或竞赛中发动攻势:快速进攻到对方篮下。
歼灭:
消灭(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战区:
1.双方交战的地方。
2.为便于执行战略任务而划分的作战区域。
一部:
1.一支;一个部分。
2.中医指人体的一个部位。
3.表数量。用于书籍﹑乐舞﹑车辆﹑机械等。
第五:
复姓。东汉时有第五伦。见《后汉书》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