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读音为 běi jīng dà xué tú shū guǎn。意思是: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12年随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而改称北京大学图书部,1931年改现名。截止80年代末,馆藏图书三百五十余万册。
繁体北京大學圖書館
拼音běi jīng dà xué tú shū guǎn
注音ㄅㄟˇ ㄐㄧㄥ ㄉㄚˋ ㄒㄩㄝˊ ㄊㄨˊ ㄕㄨ ㄍㄨㄢˇ
词语分解
北京大学图书馆běi jīng dà xué tú shū guǎn
词语解释:
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12年随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而改称北京大学图书部,1931年改现名。截止80年代末,馆藏图书三百五十余万册。
分词解释:图书馆:
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读者阅览参考的机构。中国自汉代以来,历代均有以阁、馆、楼、堂、斋、室等为名的藏书机构,清末始用“图书馆”之名。
馆藏:
①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馆藏中外书刊七十万册。
②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器物等。大学堂:
清末创办新制学校时称大学为大学堂。
截止:
(到一定期限)停止: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词语解释:
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12年随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而改称北京大学图书部,1931年改现名。截止80年代末,馆藏图书三百五十余万册。
分词解释:图书馆:
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读者阅览参考的机构。中国自汉代以来,历代均有以阁、馆、楼、堂、斋、室等为名的藏书机构,清末始用“图书馆”之名。
馆藏:
①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馆藏中外书刊七十万册。
②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器物等。大学堂:
清末创办新制学校时称大学为大学堂。
截止:
(到一定期限)停止: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