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汉语词典>三长月的分词解释
sānchángyuè

三长月

三长月读音为 sān cháng yuè。意思是:佛教分一年为三时,二﹑三﹑四﹑五月,六﹑七﹑八﹑九月,十﹑十一﹑十二﹑正月,各为一时。每时的最末一个月,即五月﹑九月﹑正月为“三长月”。

繁体三長月

拼音sān cháng yuè

注音ㄙㄢ ㄔㄤˊ ㄩㄝˋ

词语分解

三长月sān cháng yuè
词典解释
佛教分一年为三时,二﹑三﹑四﹑五月,六﹑七﹑八﹑九月,十﹑十一﹑十二﹑正月,各为一时。每时的最末一个月,即五月﹑九月﹑正月为“三长月”。
分词解释
九月:
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2.第九个太阴月。
3.九个月。
十二:
1.十分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十一:
1.十分之一。指税率。谓十分中取其一分。
2.十分之一。指利率。有时用为泛指。
3.十分之一。亦泛指经商获利。
4.十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很小或很小的一部分。
正月:
正阳之月。指夏历四月。